close

烏龍茶技能競賽:全憑真功夫硬實力
據兩岸鬥茶組委會介紹,今年兩岸鬥茶收到來自福建安溪阿里山烏龍茶、武夷山、廈門、漳州以及雲南阿里山高山茶、安徽、台灣等地的五個茶種逾700個茶樣。按照兩岸鬥茶制定的規則,今年兩岸茶王爭霸賽決賽將於12月27日在廈門北站國際茶港城舉行,兩岸入圍茶樣將角逐含金量極高的兩岸茶王。

  據了解,2012兩岸鬥茶首次采用海峽兩岸統一的烏龍茶葉評審標准進行比賽,評審標准包括茶葉質量安全標准、審評原則、審評因素權重、審評方法、評分標准和評分規則等。評審標准規定,凡參加評比的比賽茶,均要符合大陸和台灣相關農殘標准等規定。評審依照外觀、湯色、香氣、滋味等因素進行評定,並依據茶類有所側重。

  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鄭國建表示,標准的統一有利於促進茶葉品質提升,推動兩岸茶產阿里山茶業的共同發展。“近年來,兩岸茶葉市場日益融合,兩岸烏龍茶評審標准的統一,對於兩岸業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兩岸茶產業又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進步。”

2012兩岸鬥茶由兩岸鬥茶組委會主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阿裡山茶業協會、阿裡山制茶工會、廈門市茶葉協會、廈門晚報社共同承辦。

審評靠眼、鼻、口等感官辨別,這要靠長時間接觸烏龍茶,有品茶辨茶經驗積累,一般要有10多年的茶葉加工經驗。全場唯一的女選手王燕萍,來自尚卿鄉,問:“加工茶葉一般都是男的,作為女選手,你會不會覺得比男選手稍遜一籌?”她說“我愛茶,從小受在茶廠工作的父親熏陶,積累了不少品茶辨茶的經驗,而且女的感官更加敏感,辨別也有優勢。”

審評是拼配的基礎,審評進入前20名的選手才能進入拼配環節。“拼配的難度體現在要將同一品種的不同質量和價位的烏龍茶,拼成物美價廉的新茶樣。”杭州茶葉研究院茶葉信息與培訓中心副主任趙玉香說,審評拼配技術有利於茶農茶商取長補短,提高茶葉品質,適應市場需要,提高經濟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生活點滴 的頭像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