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斯托沃彩繪托盤:從生活到藝術
再將做好的半成品噴上搪瓷進行烘烤,反復幾次之後再經過拋光、清Tray盤洗、塗上清真空成型漆等工序,就可以送到彩繪大師那裡進行創作了。彩繪大師們首先會對托盤進行打底、構圖、烘干,通常一次同時繪制幾個托盤。在繪制完成後,為了增加畫面的感染力,畫師還會在已繪制的彩繪上繼續增加塗層,一般的托盤至少會有2-4層塗層,個別精致的托盤甚至能達到10層以上。在繪制之後托盤還將進行進一步加工,以使托盤閃現出鏡面般的光澤。為了保證質量,畫師們對自己的畫作均是精益求精,一個精致的托盤平均耗時兩周,即使是勾勒托盤邊緣的花紋,也需要花費半天時間。還有一種托盤則遵循古法,從打磨成型開始均為手工打造,這種花費的時間則更長。在完成每個托盤後,每個畫師均會在托盤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顯示這是一件真正的“藝術品”。由於每個托盤是畫師們自由創作的結晶,因此他們自己也開玩笑:天下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若斯托沃彩盤。如此花費時間精力制作出來的托盤,不僅外形亮麗,也相當實用,可以使用較長時間。
雖然托盤中的花束、水果十分逼真,但是細看之下又會發現與現實中的實物有所區別。這其中有一個有趣的故事:200多年泡殼前最初進行創作的畫師大多為農民,平時並未見過玫瑰、芍藥等觀賞植物,只能通過去過大城市、親眼見過的人的描述進行發揮,沒想到這種經過想像而出的畫作竟然更讓繪畫顯示出一股童話的色彩。此外,由於畫師們基本未經正規的學院派教育,他們的繪畫實際上並不符合光影規律:本應既有光亮又有陰影的靜物卻無處不閃耀著光澤,這種似真非真的藝術手法卻讓彩繪更顯出一種夢幻般的氣質,也成為了若斯托沃彩盤流傳至今最具魅力的特色。
精美的藝術托盤品背後,是一群畫師們辛勞的身影。藝術總監列別傑夫向表示,他自從藝術學院畢業進入工廠工作至今已經快30年了,雖然每天進行著如此傳統、看似乏味的工作,實際上內心一直充滿著創作激情。工廠內襯誕生過多名“功勛藝術家”,也有一個家族都從事彩繪工作的例子。現在工廠約有40名畫師,每月生產約1500個各種大小的托盤。現在若斯托沃彩盤的名氣也來越大,不少托盤包裝盒中的精品收藏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博物館,比如俄羅斯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冬宮等等,每年還會接到不少來自國外的訂單。2006年在聖彼得堡召開的八國集團峰會上,與會各國領導人的夫人參觀並制作了包括若斯托沃托盤在內的俄羅斯手工藝品,這讓若斯托沃彩繪工藝更加名揚海外。
- Jan 04 Fri 2013 09:27
若斯托沃彩繪托盤:從生活到藝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