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苦茶油又稱山茶油、茶籽油、茶油、野茶油、茶花油苦茶油,是華人調理腸胃的偏方,小時候肚子痛,外婆輒給我喝一匙苦茶油。民間傳說,苦茶油對殺蟲、解毒、潤腸清胃、防治癬疥,及治高血壓、心髒病、胃弱等具療效,常用來調理產婦的膳食,人稱“長壽油”。今天的研究證實,苦茶油能抑制胃潰瘍,也能抗氧化和護肝。

台灣的茶樹籽質優,所制苦茶油也最佳。坊間有三種苦茶油:紅花大菓苦茶花籽油、金花小菓茶花籽油和茶葉綠菓茶油(茶葉籽油)。不同的茶樹籽所提煉的苦茶油,香型和口味自然相異,生飲、拌面線、烹飪,各有擅場。如紅花大菓制成的適合煎炒,金花小菓所榨宜生飲、涼拌。

冷壓鮮榨苦茶油和初榨橄欖油相似,榨油方式都是初榨一次,都是Extra Virgin,不宜高溫烹調。橄欖油可謂地中海料理的靈魂,法國“廚神”亞倫•杜卡斯(Alain Ducasse)自述橄欖油是他烹飪藝術的“記號”,是“美妙絕倫的烹調工具,出類拔萃、至高無上。轉瞬間就能讓一道菜,在最神秘難解的真理中浮出一線光明,我不僅把它當做烹調素材,同時也視為一種佐料”。

其實再怎麼好的油,也不宜一瓶用到底,拌、炒、煮、炸都用它。世間並無萬能的食油,須按任務、烹調需要,選用准確的油品。苦茶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發煙點又遠高於其他油品,適合多種烹調方式。雖則發煙點較高,穩定,耐高溫加熱;煎炒時也不好用大火,高溫總是易令不飽和脂肪酸變質。

苦茶籽每年僅收成一次,通常10月初開始采茶籽,期間大約有25天。油茶籽采收後,須經過曝曬,脫殼,碾成粉末,蒸透,拌勻,吹涼,塑為餅狀,再以榨油機冷壓出油。如何善加保護這種台灣好油?

如今連苦茶油也有調和假油。這世間到底還有什麼是真的?黑心油事件重傷害餐飲業,也狠狠教訓了世麻油人:太急於速成了,希冀快速致富,快速成名,快速收割一切。 茶籽從開花、授粉到果實成熟,必須經過漫長等五季那是一種緩慢的美學。

快與慢真是有趣的對比。工業革命以後,世人都拼盡全力在追求速度。快感有時確是美的要素,運動競賽的美就常來自於速度所表現的力感。日常生活卻不一定—從台北到花蓮自然越快越有“效率”,卻越沒有美感;飛機在一個小時之內可以抵達目的地,但遠不如北回鐵路可以飽覽風景。

苦茶油連接著我的童年、外婆、母親,和台灣人的集體民俗療法,直到少年時,猶經常有人挑擔穿街走巷叫賣:麻油—苦茶油—眾人提著容器出來打油,那聲音,我後來受劇場訓練才明白,是通過丹田發出的,不費力,卻可以傳得很遠。



博主好站推薦: Winfox Cable Co.,Ltd professional Custom cable Medical cable Composite cableplease don' 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specializes in manufacturing Rubber O-Ring Rubber Gasket Rubber Seal Custom Mold Rubber Parts Rubber Partsto find Yung Hua Rubber Industrial CO.,LT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生活點滴 的頭像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