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烏龍茶古今茶具的特色 傳統茶具為“烹茶四寶”
烏龍茶的衝泡程序完整細膩,所用的茶具精巧可愛,精致細膩、阿里山烏龍茶韻味十足,堪稱六大茶類之首。烏龍茶的傳統茶具“烹茶四寶”為:孟臣罐、若琛甌、玉書煨、紅泥烘爐。

  孟臣罐是泡茶的阿里山高山茶茶壺,正宗的孟臣罐是宜興紫砂制小茶壺。孟臣是明代宜興紫砂壺名匠,姓惠,以制作小壺見長。用這種小壺泡茶色香味俱佳,盛夏隔夜茶不易餿,經久耐用,久用後以沸水注入也不會爆裂,且使用越久、保養越好越光澤柔潤,韻味十足。在閩南、粵東和台灣有“金玉有價,孟臣無價”的說法,足以說明喜歡烏龍茶的人對壺的鐘愛之情。茶壺中滯積的“茶鏽”常常是茶癮君子炫耀自己飲茶“茶齡”長的實物見證。

  若琛甌就是小品杯,若琛、孟臣合稱茶具雙臂。若琛甌也可叫若阿里山茶琛杯,是一種薄瓷小杯,杯薄如紙,白似雪,小巧玲瓏,酷似半個乒乓球和微型飯碗,3只小杯疊起來可含於口內而不露。正宗的若琛甌產於江西景德鎮,杯底有“若琛珍藏”字樣,但非常罕見,這種茶杯通常有彩繪山水花卉,有的上書“清心明月”,“可以清心也”等回文,每杯僅能容7/8毫升茶湯,正合了功夫茶不為解渴,只為品飲怡神之意。平時,茶盤上只擺3個小杯,呈“品”字形。

  玉書煨是煮水的壺,為扁形薄瓷壺,只可容納湯杯泡好一次茶所需的水量。

  紅泥烘爐是傳統的煮水用的炭爐。紅泥烘爐選取粵東優質高嶺土燒制,高尺余,置炭的爐心深小火勢均勻且省炭;小爐有門有蓋,有的爐門配有茶聯,如“煮沸三江水,同飲五岳茶”古樸雅致;也有白鐵制成的烘爐,小巧精致,以橄欖核、甘蔗渣為燃料,火熱、無雜味。

  除上述四件外,傳統衝泡烏龍茶的用具還有茶洗、茶盤、茶墊、龍缸茶船、羽扇、竹筷、茶幾、茶擔、錫罐等。

  現在,隨著電熱水器廣泛使用,玉書煨、紅泥茶爐多被電熱器具取代,但紫砂壺和小巧的薄瓷杯卻一直是品飲烏龍茶的主要用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生活點滴 的頭像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