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物流市場的興起使得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也越來大陸貨運越被人們所重視,第三方物流在國外常稱之為契約物流、物流聯盟或物流外部化,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在歐美發達國家出現的概念,目前國內外都還沒有確切的定義,一個公認的劃分是把獨立與產、銷之外的其他物流活動的承擔者統稱為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已越來越成為物流市場的主體,在美國有57%的物流量是通過第三方物流業完成的,在社會化配送發展迅速的日本,第三方物流業占整個物流市場的80%。

  一、第三方物流在我國的現狀

  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據統計,目前德國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0%左右,日本則下降到6、5%,而我國的物流成本卻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30%以上。而在我國企業的全部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又明顯偏低。據中國倉儲協會於2000年3~4月對全國範圍內的供求狀況進行的調查,生產企業原材料的物流中,第三方承擔的比例僅為18%,而商業企業物流中第三方承擔得更少,僅占總比例的5、9%。這種現像的存在,一方面,說明許多工商企業仍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及縱向一體化模式的約束,從“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角度思考問題,寧願自己設置倉儲庫房、運輸車隊、包裝和加工車間從事物流活動,寧願承擔高額費用和各種風險,也不願將業務轉包給第三方;另一方面,說明第三方物流在我國還遠不成熟,尚缺乏將物流管理單項功能進行集成化、專業化管理的經驗,存在著信息不靈准、運輸不快捷、倉儲設備不完善兩岸物流、服務質量不過關等問題,還沒有將制造商與購買方信息集合在一起並快速有效處理的能力。此外,目前第三方物流無論依托的是下游的零售商業企業還是上游的生產企業,是成為眾多零售店鋪的配送、加工中心還是立足於生產企業的物流代理,都會面對許多復雜的問題,如合作伙伴為保守經營秘密,不願將其有關生產及銷售的資料、經營中的困難、未來的發展計劃、預計生產或銷售量等關鍵信息提供給物流代理方,使物流代理方難以設計出合理的方案。

  二、我國第三方物流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觀念落後,自辦物流現像突出。由於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小三通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願向外尋求物流服務。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和13%。

  2、條塊分割嚴重,企物流公司業規模偏小。長期以來,由於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物流渠道不暢。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後,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小三通貨運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兩岸貨運

  4、服務功能不全。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5、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後,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後、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物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生活點滴 的頭像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