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條件”:不是“托盤”是“砍刀”
原因是紙板堆碼過程中木質Tray盤托盤可吸收與之接觸的紙板的潮氣,而塑料托盤則不吸收水分,最終被與之接觸的紙板吸收,造成接觸部位面紙潮濕、起皺或開膠。
再者托盤的高度、托盤上面的真空成型條板間隙是紙張堆碼後空氣對流的重要途徑,其高度越高、間隙越大則越利於紙板的潮氣散發。但考慮到紙板的搬運和堆碼下部紙板的平整度,托盤高度以150~200mm、條板間距100~150mm為宜。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大泡殼變革、大轉折、大發展時期,而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推進,一些社會現像不斷湧現,比如剩男剩女、留守兒童、老齡化、大學生就業難、人情消費等等。作為社會芸芸眾生,我們不會是永遠的旁觀者,總有一些社會現像與我們切近,並影響或者終將影響我們的生托盤活。
為真實記錄、展示當今日益變化著的社會現像,本報開設“社會觀察”欄目。如果某個或某些社會現像讓你有所觸動,並願意做一個社會現像的記錄者,請把您的觀察告訴我們。
來稿要求:立足社會現像、具體事例,進行深入采訪,視角獨特,分析理性;可以是對現像的洞察、展示,也可以針對某種現像,邀有關部門或此類問題專家進行分析,並暢談解決之道;可以是單篇的“觀察”,也可以是系列性報道。來稿請發至電子郵箱bzrb@163。com,並注明“社會觀察”欄目。
絕大多數女青年以及她們的家長,在設置擇偶條件時,一般都想當然地把這些“條件”想像作一個“托盤”,認為在這些預置“條件”構建的“托盤”之上,可以更清晰地選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實際上,這些“條件”非但不是“托盤”,反而是一把把鋒利無比的“砍刀”。而最可悲的是,當自己的選擇範圍已經被自己揮舞的幾把“砍刀”砍伐殆盡時,當事人往往還不自知。如果長期沒人提醒,自己又不覺悟,就難免鑄成“剩女”身份。
一段時期以來,“剩女”問題成為一些媒體討論的熱門話題。筆者在長期關注研究中國血緣社會結構和倫理本位主義傳統文化這個社會歷史課題,並涉及男權社會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同時,也觀察思考過造成“剩女”的一些原因。今日,筆者把自己對“剩女”問題的一些初步分析寫出來,與讀者分享。
首先我講一件自己很久之前真實經歷過的事情。記得30年前我剛剛大學本科畢業,分回濱州做中學教師,一位與我在小學、中學階段作為“同學”時間最長的學友的母親,曾鄭重地托我幫她的女兒,也就是我那位同學的大妹妹介紹個對像。這位看著我從小長起來的阿姨非常實在地對我說,咱們女方的條件你都很清楚——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閨女是職員,身材模樣都還不錯,一哥一弟一妹也都有不錯的工作,家庭和和睦睦,在當時的濱州,應該算不錯的條件。對應著自身這些條件,阿姨也向我提了對男方的四個要求:一、大學本科畢業,二、父母在城鎮機關工作,三、身高不低於1。75米(她女兒身高1。69米),四、不是中學教師(或許因為當年中學教師還不那麼吃香吧)。說完這些,阿姨還很自信地說了一句,“這些條件應該不算高吧”。當時我並沒有正面回應阿姨說的最後這句話,只是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說:“阿姨,其實在這四個條件以外,您還有四個條件沒說呢!”阿姨驚訝地否認說:“沒有呀,就剛才說的那四條!”我趕忙讓阿姨坐下,讓她先安心聽我說完我所說的四個條件內襯——第一,不能是女的(這話一出口,阿姨就嗔怪地輕拍了我一掌,說我不該在長輩面前開玩笑);第二,不是已經有對像的;第三,一般男方年齡不能太小;第四,長相不能太寒磣了。待我堅持一氣把話說完,或許因為感覺我後面說的幾條都包裝盒還靠譜,阿姨這才靜下心來聽我後面的分析。
- Oct 31 Wed 2012 09:28
婚戀“條件”:不是“托盤”是“砍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