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處豈能自收自支?荒唐!
蒲長城指出,今年是棉花工作非常重要的年份,確保棉公證花質量,需要進一步做好公證檢驗工作,這是質檢總局的職責所在,也是落實中央援疆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棉花產業是新疆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在全國舉足輕重。要深入落實“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工作方針,把今年的棉花公證檢驗援疆工作做得更好。
蒲長城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今年的棉花質量監督和公證檢驗要取得新的成績,在設備配置基本完成的情況下,不能出現檢驗質量問題,要將公證檢驗工作體現的“公正”一以貫之。二是今年的棉花檢驗體制改革要有新的進展,要加大公證檢驗的覆蓋率和儀器化檢驗量,加快小包棉退市的進程。三是今年專業纖檢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要有新的提高,要認真總結棉花公證檢驗的經驗,將公證檢驗制度向其他纖維領域拓展,要完善工作制度,提升服務能力,建立協調機制,更好並在更廣的領域發揮公證檢驗的作用。
這個公證處有員工15名,其中公證員3名,合同制員工12名。正式人員平均年收入70萬元,而合同工不過4萬元。這種區別並不稀罕,哪個單位的正式工待遇不是遠遠高於臨時工?至於弄成相差十幾倍的天壤之別,還是令人驚異的。所以,也就難怪網友“楓楊樹”在桐鄉當地論壇一爆料,就有石破天驚之效。
有意思的是,該公證處的“醜聞”早就被當地審計部門審計過了。審計報告還披露,2010年桐鄉公證處用於食品、禮品、餐費、考察費等消費接近100萬元,比如曾以考察的名義去陽澄湖吃螃蟹,報賬十幾萬元。啥是肥單位?這就是,十幾個人(其實就是3人)一年花費近700萬元,平均每天2萬元,吃喝玩游送,隨便花,盡情花,自己摟夠了,再上下左右打點到位,一切都可以用金錢搞定,最後“和諧相處”,高度默認。
不知道咋弄的,桐鄉公證處居然自收自支,居然可以盈利,居然可以多勞多得,英文翻譯居然可以拿著“公證專用章”這樣大發橫財……隔行如隔山,想必這麼做,也不獨桐鄉市吧?本來不許盈利的公證處,如今卻公開盈利公開發財,這種怪胎只能表明:今日之公證早已不公不正,也許已經成為滋生罪惡的淵藪。還是那句古話說的好: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最為不堪的是,公證處把公信變成商品,一個桐鄉市,自然奇貨可居,真是不發財都不行。而在老百姓眼裡,這還是政府部門的公證處麼?分明是一道鬼門關。
掰著指頭算算,各種事業單位,有全供、差供和自收自支。其中,自收自支的人員在哪裡都不是個小數目,占比在二三是不爭的事實。一般的,在一個不算大的縣區級行政區域,都有萬名事業人員要張嘴吃飯,非常普遍的是,自收自支人員並不在少數。有編制的,都會千方百計巧取豪奪,沒編制的,則是人家吃肉自己喝湯,“痛並快樂著”。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的服務型政府杜絕收費,全部免費,那就是全民之福,社會更加和諧。比如,需要公證,就有政府人員來免費服務。至於發生的耗材費用,也應該由財政負擔。一把尺子量到底,凡是政府提供的服務,統統零收費。什麼差供、自收自支,統統見鬼去吧。這麼做了,還會有桐鄉市公證處“八十多萬元年薪”的主任麼?
改革,改革,最需要的就是改革。一切財政供養的人日文翻譯員都應該安分守己,撐不死餓不著,最需要知足者常樂,有工資養著,不可再有非分之想。不許伸手,伸手比被捉。這就需要明確,不需要再收老百姓一分錢,百分之百免費服務。只有這樣,政府才是可信的可愛的,可以擁護的
- Oct 26 Fri 2012 09:33
公證處豈能自收自支?荒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