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治理影視作品"吸煙成癮"頑症 意義不可小覷
不可否認,我國青少年吸煙群體劇增,與影視作品的“言傳身教”是日文翻譯分不開的,有人甚至稱影視劇是最大的“教唆犯”。以至於,當人們慨嘆控煙難的時候,首先把議論的焦點對准了影視行業。特別是控煙部門,也英文翻譯把影視作品吸煙鏡頭泛濫,視為實施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攔路虎。因此,通過立法治理影視作品“吸煙成癮”頑症,其“正確示範”的積極意義不可小覷。
其實,影視行業也想給影視作品“戒煙”,因為拍一部無煙影視作品,既淨化了拍攝環境,又節約了制作成本,何樂而不為呢?但問題是,在給影視作品“戒煙”的同時,也把其真實性給“戒”掉了。比如,中國有一位偉人,平常是煙不離手,且握煙、吸煙動作極具領袖風範。試想,如果在一部以這位偉人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不見一個偉人握煙、吸煙的鏡頭,這部影視作品還有真實性沒有呢?很值得探討。
所以說,有專家倡導無煙影視作品,看上去挺美,但並不現實。特別是在不可能實現全面禁煙的語境下,去苛求影視作品“禁煙”,顯然有失公平。然而,不苛求影視作品“禁煙”,並不代表影視作品可以不分場合、無所顧忌地充當“煙販子”和“癮君子”;相反,影視行業要在執行公共場所禁煙規定中做好表率,在有關法律尚未公布實施之前,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首先應拍好“影視控煙”這部“賀歲大片”。
自2011年5月1日開始,我國已全面啟動公共場所禁煙,因此,影視行業要在大力宣傳禁煙、帶頭控煙中有所作為。在這方面,國外一些做法值得借鑒。日本早就明確規定,嚴禁在少兒片中出現吸煙鏡頭。美國最近公證作出規定,凡是有吸煙鏡頭的電影都定為“R”級影片(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陪伴才能觀看),不得在黃金時間播出。這些措施,對減少影視片中的吸煙鏡頭是有一定效果的。
- Dec 28 Fri 2012 10:12
立法治理影視作品"吸煙成癮"頑症 意義不可小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