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譯鴻篇巨制 "80後"成文學翻譯"主力軍團"
前幾年文學翻譯界年輕譯者大量流失的現像,正英文翻譯中文在悄然發生改變。日前揭曉的第9屆卡西歐杯翻譯競賽,打破了“‘80後’、‘90後’一代文學荒廢”的言論,據翻譯競賽編輯部統計,在本次競賽中,1985年左右出生的獲獎譯者占了總得獎人數的57。6%。翟像俊、鄭體武等翻譯界的資深評委認為,這些年輕人的譯筆可圈可點,雖然依舊有提升的空間,但相信假以時日,將會成為文學翻譯界的中堅力量,甚至超越譯界前輩
顧這兩年的文學翻譯著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被認為翻譯難度大、難“啃”的“骨頭”,如《百年孤獨》、《冰與火之歌》等鴻篇巨制的翻譯工作,不再由資深老翻譯家把持,譯者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旨在發現和培養翻譯新人的卡西歐杯翻譯大賽已成功舉辦9屆。本次比賽設立了“英語”和“俄語”兩個小組,有意思的是,英語組獲獎選手分布地域比較分散且年輕,而俄語組獲獎選手有近半集中在東北三省,且多為中年譯者。本次比賽英文組原文選用的是美國新秀小說家喬舒亞•科恩的散文《傳遞之道》,內容是探討紙質書在電子、互聯網時代的際遇,文體輕靈活潑,造句用意頗為微妙。相比前幾屆此次難度增加不少,譯者容易陷入翻譯的陷阱。如對“coffeepress access”的翻譯,容易譯成“有濾壓咖啡喝”,實則為“得到進出新聞發布會的許可”。
雖然難度增加,但比賽中依舊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譯文,它們大多出自年輕人之手。一些業內人士指出,與老一輩翻譯家相比,“80後”有著屬於自己的優勢,“首先,因為網絡發達,新一代譯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閱資料;其次,他們對國外信息更了解,掌握的外國文學作品的背景知識更加豐富。”這種豐富有可能得益於青年譯者出國旅行或者游學等經歷,也可能得益於通過網絡攝取的各種信息
- Dec 28 Fri 2012 10:17
能譯鴻篇巨制 "80後"成文學翻譯"主力軍團"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