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不是“托盤”是“砍刀”
首先我講一件自己很久之前真實經歷過的事情。記得30年前我剛Tray盤剛大學本科畢業,分回濱州做中學教師,一位與我在小學、中學階段作為“同學”時間最長的學友的母親,曾鄭重地托我幫她的女兒,也就是我那位同學的大妹妹介紹個對像。這位看著我真空成型從小長起來的阿姨非常實在地對我說,咱們女方的條件你都很清楚——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閨女是職員,身材模樣都還不錯,一哥一弟一妹也都有不錯的工作,家庭和和睦睦,在當時的濱州,應該算不錯的條件。對應著自身這些條件,阿姨也向我提了對男方的四個要求:一、大學本科畢業,二、父母在城鎮機關工作,三、身高不低於1。75米(她女兒身高1。69米),四、不是中學教師(或許因為當年中學教師還不那麼吃香吧)。說完這些,阿姨還很自信地說了一句,“這些條件應該不算高吧”。當時我並沒有正面回應阿姨說的最後這句話,只是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說:“阿姨,其實在這四個條件以外,您還有四個條件沒說呢!”阿姨驚訝地否認說:“沒有呀,就剛才說的那四條!”我趕忙讓阿姨坐下,讓她先安心聽我說完我所說的四個條件——第一,不能是女的(這話一出口,阿姨就嗔怪地輕拍了我一掌泡殼,說我不該在長輩面前開玩笑);第二,不是已經有對像的;第三,一般男方年齡不能太小;第四,長相不能太寒磣了。待我堅持一氣把話說完,或許因為感覺我後面說的托盤幾條都還靠譜,阿姨這才靜下心來聽我後面的分析。
接著,我根據當時大致了解的情況,建議她先去當時的地區大中專畢業生分配部門了解一下當年一共分配來地直和市直(當時濱州市剛被批准設立縣級市,作為惠民地區黨政領導機關駐地)多少畢業生,然後按她和我剛才提到的諸項條件,先把本科以下的去掉,再把本科畢業生中的女生去掉,把父母在農村的去掉,把身高1。內襯75米以下的去掉,把分配到中學當教師的去掉,把已經有對像的去掉……沒等我說完,阿姨已如夢方醒。最後我鄭重地建議這位阿姨,以後給閨女找對像,不要過多拘泥於條件,以免長期抱著本來不切實際的“條件”而不自知,耽誤了女兒的終身大事,這位阿姨連連點頭。後來,她的女兒的確沒再堅持按原來所提條件去找對像,最終找了個比較般配的職員。如今,近30年過去,今年春節期間去給阿姨拜年,得知她閨女過得挺不錯。
除了這件事之外,這些年來,經常遇見托人給女兒說媒的家長,一上來就先說要求對方怎樣怎樣的“條件”。對於其中與我比較熟悉的人,我都提醒他們,一定要理性、務實,不要把“條件”當作硬杠杠。幾年前,又有一位夫妻分別在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工作的平輩朋友遇見我,要我幫著為其女兒物色個合適的對像,要求男方是什麼什麼條件……而當他說起自己的女兒,大學本科畢業,在某重點學校當教師,身高1。75米……前段別人幫著介紹了幾位,他夫人屢屢感覺男方有幾個“條件”不合適等等,我很快打斷了他,並直率地提醒他說,你的女兒僅僅一個條件,要對方身高不低於1。80米,按目前山東男子的平均身高,就足以砍掉70~80%的小伙子了,剩余的若再繼續拘泥地按他夫人提出的其他條件砍,怕是選擇範圍已極小極小。如果他們做父母的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最終成為“老姑娘”,就必須把所謂的“條件”看得淡一點,並在托人說媒時,別再明確提什麼具體條件。因為中國古語說,“媒人包裝盒”本來就是杆“秤”,一切讓人家掂量著辦,一切隨緣分。這位仁兄聽我一席話後,也連連點頭,認為我講的有道理。之後不久,我就接到了參加其女兒結婚喜宴的請柬。在喜宴上,我非常專注地聽了司儀對新郎情況的介紹,心中明白,我的這位朋友的確聽了我的勸告,在對女婿的選擇上,沒有拘泥地堅持先前的那些“條件”。
- Dec 12 Wed 2012 09:36
“條件”:不是“托盤”是“砍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